2021年04月20日

“中文周”博古通今,燎原“字”有乐趣

导语 

作为书面语言的记载,文字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。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千年前甲骨文,汉字的历史和魅力吸引着众多学者。

从本周初开始,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小学双语部和融合部开展了丰富的“中文周”学科活动,围绕“汉字”“诗词”等元素,令学生们徜徉在汉字的知识汪洋中。

五个年级近四十多个班级,在燎原双语学校小学部,究竟是什么学科活动令大家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,甲骨文、诗词、书法,学生们在中文周有哪些令人惊喜的收获?


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,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记事性图画和刻符,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。

同时,汉字也是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,据统计,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16亿以上。因此,汉字的演变与发展,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由联合国新闻部于2010年发起并主办的“国际母语日”中,正式将“中文语言日”定于每年中国传统节气“谷雨”期间的4月20日,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“谷雨”时节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。


640.jpeg


本周伊始,燎原双语学校小学部的所有年级,通过汉字为切入点,开展了丰富的“中文周“学科活动,将“中文”和“语言”结合IB项目的框架,从而激活学生对中文及语言的学习热情。


640-2.jpeg


汉语趣味答题、语文课堂活动、中文主题小报、家长书法展示,多元的学科活动含括从汉字到诗词等丰富的中文知识。

同时,针对双语班、融合班不同年级的中文周主题,老师们细致地将知识点由浅入深的引入课堂教学中。


640-4.png


一、二年级中,双语部和融合部的学生们通过汉字创意画、谷雨节气小报及汉字演变来理解中文及语言的学科知识,通过绘画或抄写的形式加深记忆,丰富的小报彰显出学生们对中文的好奇与热情。


640-3.jpeg


三、四、五年级的中文海报主题包括:汉字字源、诗人介绍、古诗配画、同音字等数十种主题。相较于一二年级可爱的海报,中文知识点也逐渐加深。诗人、诗词的介绍同时配上绘画,相得益彰。


点击阅读继续更多中文周作品


相关新闻与活动